- 冯学钢;何静;
文旅高质量融合既是建设文化强国、旅游强国的必然要求,也是奋力走好中国式现代化赶考路的题中之义。将文旅高质量融合置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探讨彼此间的理论关联,廓清其科学内涵、基本特质与现实困囿,构建长效推进机制,尤为必要。由此发现:中国式现代化与文旅高质量融合在“战略目标—内涵要义—基本特征”的理论框架中互为支撑。新时代文旅高质量融合具有供需适配、城乡均衡、协同互促、绿色高效、对外开放等特征,其主要挑战在于文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受阻、城乡文旅融合不均衡、文旅产业事业融而不深、文旅空间管理不平衡、文旅国际影响力不足。新征程上要丰富文旅业态产品,促进城乡文旅均衡发展,推进文旅系统深度融合,优化文旅空间功能,增强文旅国际竞争力。
2025年04期 v.57;No.300 134-146+179-180页 [查看摘要][在线阅读][下载 2016K] [下载次数:494 ] |[网刊下载次数:0 ] |[引用频次:1 ] |[阅读次数:9 ] - 张琰;严春怡;牟琳;
标准化作为重要的技术管理手段,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方向牵引、要素支撑的重要作用。通过对1993—2025年我国文化和旅游标准的政策梳理、阶段特征分析,运用Cite Space 6.3.1软件对文化和旅游标准开展共现分析、聚类分析、突现分析,发现我国在文化和旅游标准体系深度融合、标准化对文化旅游新业态支撑、标准化技术组织的管理协同、企业主体参与等方面存在不足。展望“十五五”及未来,我国应加快谋篇布局,构建深度融合的文化和旅游标准体系,加强重点领域标准供给,推动多元主体联动,放大标准化创新溢出效应,推动标准化国际合作,不断提升中国标准国际影响力。
2025年04期 v.57;No.300 147-161+180页 [查看摘要][在线阅读][下载 2641K] [下载次数:375 ] |[网刊下载次数:0 ] |[引用频次:0 ] |[阅读次数:9 ] - 于秋阳;刘心舟;
在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文旅融合的进程中,促进文化和旅游在消费层面高质量融合,不仅能丰富文旅融合形式,也是提振消费、扩大内需的有效路径。在文旅融合实践中,发挥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示范城市的引领作用尤为关键。基于此,将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示范城市政策视为准自然实验,利用全国2013—2023年上市文旅企业面板数据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,可以证实该政策能够显著提升区域内文旅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。从缓解融资约束和推动研发创新两大作用机制来看,该政策通过缓解融资约束来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更为显著。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发现,在企业层面,该政策对小型和非国有文旅企业的影响效果更为显著;在地区层面,对非一线城市和低金融发展水平地区的促进作用更优。上述发现或结论,拓展了该试点示范政策的微观效应和影响机制方面的研究,据此可为政策优化以及中长期扩大文旅消费提供针对性建议。
2025年04期 v.57;No.300 162-175+180页 [查看摘要][在线阅读][下载 2036K] [下载次数:708 ] |[网刊下载次数:0 ] |[引用频次:0 ] |[阅读次数:9 ] 下载本期数据